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郵政業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這五年里我國的郵政快遞業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2017年我國的郵政快遞業到底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2018年我國的快遞企業又該怎么走?官方答案就在1月8日舉行的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內容中。
大會不僅回顧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郵政業發展取得的成就,以及2017年我國郵政業的發展變化,并為2018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進一步促進行業轉型提效;支持郵政企業改革創新、推進快遞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行業治理水平,打造一批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金牌項目。深入推動快遞與先進制造業聯動發展,培育現代供應鏈能力。
會議明確要求:拓展大包裹、快運、倉配一體、即時遞送等新型服務。明確指出推動“高鐵+快遞”聯合運營,擴大“即日達”網絡覆蓋范圍。繼續實施“快遞入區”工程,推進標準化網點建設,網點標準化率再提升5個百分點,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箱遞率再提高2個百分點。會議內容干貨、亮點頗多,建議收藏。
以下為經過整理的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內容:
不平凡的五年
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于1月8日在北京召開。
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在會上做工作報告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郵政業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全行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研究提出“五個郵政”“三向三上”“‘1+1’到‘1+3’”“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改革攻堅“四梁八柱”基本確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實現了郵政大國的歷史性跨越,開啟了邁向郵政強國的新征程。
行業規模再上新臺階
這五年里,行業規模再上新臺階。郵政業業務總量年均增速達到37%,業務收入占GDP比重從0.36%提高到0.82%,行業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更加突出。快遞業務量從57億件增長到401億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對世界增長貢獻率超過50%,已經成為世界郵政業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發展質效不斷優化
發展質效不斷優化。全國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超過230個,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進展順利,行業運營全貨機達96架,高鐵運輸快件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科技裝備水平突飛猛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分揀等一批行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加快應用。行業服務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跨境網購成效明顯,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不斷涌現,7家企業陸續上市,已形成6家年收入超3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
對外開放深入推進
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營造內外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不斷拓展與相關國家交流合作,中歐班列運輸郵件快件取得重要進展。快遞企業加快在重點國家和地區網絡布局,跨境寄遞、國際物流和海外倉等業務迅速發展。深度參與國際郵政事務,在全球郵政治理中的話語權顯著增強。
公共服務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公共服務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完成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總體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快遞服務網點鄉鎮覆蓋率短短4年內提高到87%。郵政業扶貧成效明顯,帶動全國農村地區農副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超過6000億元。行業年均服務人次突破1000億,累計新增就業崗位100萬個以上,支撐網絡零售交易額超過5萬億元,快件平均單價累計降低三分之一。人民群眾用郵的滿足感和獲得感不斷提高。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
2017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郵政業發展的收官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工作思路,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優化結構,更加注重補齊短板、聯動融合,更加注重服務民生、綠色安全,行業發展態勢高位運行持續向好。全年預計完成郵政業業務總量9765億元,同比增長32%;業務收入6645億元(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5%。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401億件,同比增長28%;業務收入完成4950億元,同比增長24.5%。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服務滿意度保持平穩,消費者申訴處理滿意率達到98.2%。
行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一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完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郵政業協同發展,印發推進郵政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指導意見。研究提出雄安新區郵政業發展建設總體思路,啟動新區郵政業規劃編制并納入新區專項規劃。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國家局和省(區、市)局兩級“三個清單”編制工作。進一步優化審批和網上辦理流程,精簡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批準手續,建立承諾告知制度,快遞業務經營省內許可平均時限縮短為13.4個工作日。完善郵政普通包裹資費體系結構改革方案。將規模較大的30家獨立經營企業納入經營郵政通信業務審批范圍。
三是突出規劃引領作用。全面貫徹落實郵政業“十三五”規劃,發布和統籌推進區域快遞服務規劃實施,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
四是強化法規標準建設。《快遞暫行條例》進入審議階段。配合全國人大開展電子商務立法。制定郵件快件寄遞協議服務安全管理辦法、集郵市場備案管理規定。發布冷鏈快遞服務等6項行業標準。
五是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深入推進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地方配套政策措施體系基本形成。出臺加快推進郵政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見,推動出臺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意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深化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2017年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普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郵政企業建成倉儲配送中心1000余個,新開一級干線汽車郵路153條,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體系,實現全網全環節實時監控。全國累計建成郵政便民服務站36.7萬個、快遞公共投遞服務站3.15萬個、智能快件箱20.6萬組,箱遞率提升到7%。快遞“上機上車”工程取得新突破,郵政快遞包裹占到航空貨郵運輸量的40%,高鐵快遞示范線建設、鐵路場站設施綜合利用等順利推進。
二是推動企業改革創新。郵政企業寄遞服務
成效明顯,聚焦包裹快遞業務加快調整業務結構,聚焦農村市場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農村綜合便民服務平臺,聚焦跨境電商服務加快國際業務發展。企業通過收購、重組、上市等方式加快資源整合,上市公司現代企業制度日益完善,市場格局不斷優化。
三是加快培育新動能。重點企業積極拓展冷鏈、醫藥遞送等高附加值業務,推出大包裹、快運、云倉、供應鏈解決方案等新產品,加快向綜合寄遞物流服務商轉型。即時遞送、代收代投等新業態為城市寄遞服務提供了有益補充。服務制造業、現代農業、跨境電商能力不斷增強。快遞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示范項目已達301個,年支撐制造業產值2375億元,全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量超過100億件,順豐、圓通、中通和申通等企業采取合資、并購和聯盟等方式積極拓展國際網絡。
四是促進行業
。印發郵政業應用技術研發指南,制定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管理和科技獎勵辦法。“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獲批成立。全國建成上百個智能化分撥中心,無人倉、無人機和無人車開始嘗試應用,行業科技交流日趨頻繁。五是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新增郵政工程、郵政管理兩個本科專業,4所現代郵政學院在校生已達1100人。遴選出22個全國職業院校郵政、快遞類示范專業點和第二批全國郵政行業人才培養基地。成功舉辦首屆郵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互聯網+”快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行業人才培養和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
郵政業服務民生成效明顯
一是全面貫徹《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實現城市包裹按址投遞、鄉鎮5公斤以下包裹按址投遞、行政村投遞到村郵站,郵件全程時效顯著提升。
二是大幅提高縣級城市黨政機關黨報當日見報率。實現全部縣城當日見報的省份從6個增加到21個,當日見報的縣級城市數量達到1472個,全國區縣當日見報率提升到80%以上。
三是增強服務“三農”和精準扶貧能力。全國建制村直接通郵率達到96%,21個省份基本實現建制村直接通郵。郵政企業新增“郵樂購”站點10.8萬個,幫助111萬農民增收12億元;快遞企業打造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項目905個,江蘇沭陽花卉、廣西玉林百香果等快遞量超千萬的龍頭品牌不斷涌現,郵政、快遞企業成為助力農村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
四是提升快遞末端服務能力。主要企業城區自營網點標準化率不斷提升,全國高校快遞規范服務覆蓋率達到95.6%,2697所高校實現快遞入校服務。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破解末端收派車輛通行難問題,55個城市制定了快遞電動三輪車便利通行政策。
五是實施放心消費工程。強化“不著地、不拋件、不擺地攤”治理,處理和營業場所離地設施鋪設率達到69.7%。全國快遞服務滿意度達到75.7分,時限準時率達到78.7%,服務質量保持基本穩定。
六是提高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水平。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封裝用生物降解膠帶等2項標準。建立快遞業綠色包裝產業聯盟和產學研示范基地,開展綠色包裝試點和綠色快遞進校園活動。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電子運單普及率提升至80%,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至7158輛,快件平均耗材使用量有所減少。
七是改善投遞員、快遞員工作環境。郵政企業“職工小家”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出臺加強和改進快遞末端服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壓實企業總部管理責任。
依法行政能力穩步增強
一是強化郵政普遍服務監督。嚴格依法辦理郵政普遍服務和郵票發行相關審批工作。開展服務質量、重大題材郵票印制銷售等專項檢查。頒布機要通信“十三五”規劃,開展“回頭看”專項行動。經中央批準首次開展全國郵政機要通信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活動。開展服務監測和滿意度調查,做好社會監督工作。
二是加強郵政市場監管。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加強跨區域協作監管。強化市場主體退出管理,依法清理注銷一批非正常經營企業經營許可。穩妥處置福建莆田假海淘案件、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紛爭事件。推進快遞碼號統一管理試點。加強國家機關公文寄遞管理。繼續開展郵政用品用具質量檢測。制定快遞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和信用評定指標,舉辦“誠信快遞、你我同行”主題宣傳活動。
三是提升執法綜合管理能力。開展法治郵政建設和執法評議考核試點并完善考核指標體系。依法妥善處理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案件,繼續做好行業“七五”普法。四是完善行業管理體系。全國縣級郵政管理機構達到113個。山東、黑龍江、天津、湖北、安徽、浙江、貴州等13個省(市)和23個市(地)成立郵政業安全中心,支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寄遞安全監管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健全完善體制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推動成立省、市兩級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將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治考評體系。推動企業“五個一”建設,對重點快遞企業總部開展安全生產專項督導。印發推進郵政業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綠盾”工程成功立項并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加強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和培訓。
二是推進“三項制度”落實。集中開展寄遞安全超常規專項整治,落實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加強對危險化學品、槍支彈藥、易燃易爆等違禁物品的驗視把關。推廣應用實名收寄信息系統。建立郵政管理、綜治、公安和國家安全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強化監管信息共享。推動組建安檢培訓基地。加強郵政業反恐、禁毒、打擊侵權假冒、掃黃打非和瀕危野生物種保護等工作。
三是強化重大活動安保服務和應急管理。圓滿完成黨的十九大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重大活動寄遞安全服務保障及紀念郵票發行工作。扎實做好“雙11”等旺季服務保障,在旺季業務量同比增長33%的情況下實現“兩不三保”目標。強化郵政業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預警提示,有效應對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和各類突發事件。
2018年工作的總體要求
馬軍勝表示,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郵政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意義重大。
2018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更好服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著力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著力建設高質效的郵政業現代化供給體系、生態體系和治理體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積極貢獻。
2018年全行業發展預期
馬軍勝對2018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時指出,預計全年郵政業業務總量完成12200億元,同比增長25%;業務收入完成7775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490億件,同比增長22%;業務收入完成5950億元,同比增長20%。郵政、快遞服務滿意度持續提高。
進一步促進行業轉型提效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局所改造工程。引導各地區加快在航空、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的匯集點建設快遞物流園區及分撥中心。持續推進快遞“三向”“三上”工程。復制推廣跨境綜試區成熟經驗,提升國際快件通關便利化水平。加強國際郵件快件航空運輸網絡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海外建倉并鼓勵共建共享,提高我國快遞品牌的世界競爭力。加快推進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建設。推動“高鐵+快遞”聯合運營,擴大“即日達”網絡覆蓋范圍。繼續實施“快遞入區”工程,推進標準化網點建設,網點標準化率再提升5個百分點,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箱遞率再提高2個百分點。鞏固擴大快遞進校園成果,全國大中城市基本實現快遞進校園規范化。積極參與城鄉物流高效配送工程建設,推動更多的城市實現末端投遞車輛規范通行。
二是支持郵政企業改革創新。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快技術、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支持企業打造包裹快遞和農村電商等業務增長極,強化網絡支撐、增強服務能力、做大寄遞主業、提升服務品質。推動郵政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進一步抓好“一市一品”農特產品進城示范項目,強化自有品牌運營,構建農特產品的垂直服務渠道和區域服務網絡,服務精準扶貧。充分發揮國際郵件互換局作用,推動郵政服務跨境電商發展。構建郵政綜合服務平臺,在郵政與快遞、交通、電子商務等開展創新合作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合作范圍、領域、內容、方式,推動郵政網絡不斷向開放、共享、合作的綜合服務大平臺轉換。
三是推進快遞企業轉型升級。鼓勵重點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做強優勢主業,匯聚發展動能。支持企業創新寄遞服務,加快發展冷鏈、醫藥等高附加值業務,拓展大包裹、快運、倉配一體、即時遞送等新型服務。深入開展系列示范工程建設,開展快遞示范城市中期評估,組織創建全國快遞示范園區。深化產業間政策聯動,貫徹落實關于促進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政策。推動“快遞下鄉”工程換擋升級,打造一批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金牌項目。深入推動快遞與先進制造業聯動發展,培育現代供應鏈能力。
進一步提升行業治理水平
一是加強行業管理制度供給。推動出臺《快遞暫行條例》,舉辦條例專題培訓、組織編纂條例釋義,多層次多形式推動條例宣貫落實。推動《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制度修訂。修訂完善快遞末端網點管理制度并實施備案管理,改革年度報告制度。制修訂《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堅持包容審慎原則,創新對快遞新經濟新業態的監管方式。建立上下游企業數據交換共享規則體系。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推進郵政行政執法信息系統應用,加快實現由現場監管為主向現場監管和信息監管并重的方式轉變。繼續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二是加強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監督。全面落實《郵政普遍服務》標準,督導企業按照標準履行郵政普遍服務義務,提高邊境、海島等地區鄉鎮局所營業服務達標率。2018年新增直接通郵建制村1萬個以上,通郵率提高到98%。落實服務質量“兩個不一刀切”,加強對交通不便邊遠地區郵政普遍服務的監督保障工作。鞏固提升黨報當日見報水平。開展郵件時限監測、滿意度調查和服務質量考核。依法開展普遍服務“兩項審批”、郵票發行管理各項審批和經營郵政通信業務審批。創新監督管理方式,通過試點先行,結合各地實際全面推廣郵政普遍服務營業場所分級監管,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引導企業提升服務水平。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強化機要通信安全監管。推動修訂《仿印郵票圖案管理辦法》,落實紀特郵票發行計劃,做好紀念郵票選題和重大題材紀念郵票發行工作。組織開展以反映我國改革開放成果為主題的集郵文化活動。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員作用,強化社會監督效果。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全面開展郵政業國防交通戰備工作。
三是強化郵政市場監管。建設國家、省、市權責相適的三級市場分級監管責任體系。加強對品牌企業總部和區域總部的監管,督促企業總部加強對基層企業的管理,著力解決“以罰代管”問題。健全跨區域協作監管機制,組織開展跨區互查。對重大違法行為實施掛牌督辦。繼續開展放心消費工程,組織“不著地、不拋件、不擺地攤”專項治理。建立實施網上集郵市場巡查制度,嚴查違法行為。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加快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應用,強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加大對主要市場主體服務滿意度、服務時效和申訴率的披露力度,繼續發布中國快遞發展指數。貫徹落實《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開展清理整頓。全面實施快遞碼號統一管理。
會上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就做好2018年工作提出五點要求:
第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郵政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完善農村和西部地區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網絡,加強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和智能快件箱、公共服務站等服務設施建設,培育壯大企業主體,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拓展冷鏈、醫療配送、倉配一體等服務領域,推進郵政快遞與現代產業體系深度融合,推廣電子運單和清潔能源車輛,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設人民滿意的郵政。加快普惠郵政建設,構建形成覆蓋全國、網絡共享、功能集成的普遍服務網絡,提升服務便利化、精細化水平。堅持不斷滿足生產和消費領域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構建便捷高效、技術先進的服務體系,推進“郵政下鄉”、“快遞下鄉”、“快遞入區”工程和建制村直接通郵工作,推廣“郵政快遞+”特色產業扶貧模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第三,要切實加強行業監管,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立公平開放、統一透明的郵政市場,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緊緊抓住“放管服”改革這個牛鼻子,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優化市場競爭環境,完善行業法律法規體系,推動出臺《快遞暫行條例》及配套規章制度。
第四,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堅決防范化解寄遞渠道重大風險。積極開展“綠盾”工程建設,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扎實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推進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和用戶安全用郵的責任。加強寄遞渠道安全源頭管控,提升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的能力。做好重大活動和業務旺季寄遞渠道安全服務保障工作。
第五,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切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改進工作作風,持續整治“四風”突出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新表現,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